何遂
来源:互联网

何遂(1888年-1968年1月11日),字叙甫,笔名贱夫,闽侯县人。辛亥革命元老,民国早期知名军事教育家和理论家,广州黄埔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最后一任负责人。

陆军大学学习期间,何遂参与创立中国同盟会保定支部。1913年,他讨袁失败后赴日学习政治经济学,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9年)历访德、法、英诸战场。回国后他历任陆军第十五混成旅参谋长、国民党第三军参谋长、北京政府航空署署长、善后会议会长、暂编陆军第四师师长等职,并于北伐后历任广州黄埔军校教育长、立法院立法委员、国民党政府西京筹备委员会委员、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制宪国民大会代表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司法部部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8年1月11日,何遂因病在北京大学医院逝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何遂,别字叙甫,别号溥,笔名贱夫,籍贯福建闽侯(也有说福建侯官),1888年农历三月十日生于闽侯县城灵响路祖宅。何遂6岁入当地私塾启蒙,1898年随父迁移南昌市居住。1899年,何遂祖父病逝,其父亲不久也在奔丧颠簸中哀伤死去。1901年,其母孙弄琴率子女赴泸州市投靠二叔生活。1903年,何遂又随母返回福建省谋生。

经何家一在福建武备学堂任翻译的远亲介绍,1904年,何遂考入该堂第二期预科学习。期间,他因在汉文课上看禁书被老师发现并上报,随后被以“文理荒谬,行止欠谨”为由开除学籍。

1906年2月,何遂由林森(时在上海海关任秘书,兼任上海福建学生会会长)介绍到南京去找林述庆林之夏,林述庆时任第九镇第三十三标第三营管带,经他劝说不去日本留学,留在他营任排长。该部当时由赵声任统带,革命气氛较浓。不久,何遂因翻译了几篇日本军事杂志的文章,受到统制徐绍桢赏识,调任第九镇司令部三等参谋。

1907年秋,何遂考入直隶保定陆军随营军官学堂第二期(第三期以后改称陆军大学)学习,因考试成绩优良,曾受到段祺瑞召见并勉励。在保定市求学时,他结识北方革命党人孙岳王法勤、刘汝贤、耿毅刘建藩钱鼎、童葆暄等,曾聚集于孙岳住所讨论学问。期间,何遂与陈裕时之妹陈坤立结婚,陈坤立早年毕业于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同时,何遂与同在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的方声涛吕公望、林知渊等聚集一起,由方声涛征得东京中国同盟会总部同意,组成保定支部,先后有72人加入中国同盟会。

参加革命

1909年秋,陆军大学与速成学堂两校学生同时毕业,王孝缜广西巡抚张鸣岐委托,到北方邀集训练新建陆军人才。何遂与耿毅、刘建藩、吕公望、杨明远等应邀南下。途经香港九龙,再会赵声黄兴,于1909年秋到达桂林市,先任中越边防调查长,耿毅为副。继由河内转赴昆明市,联络云南革命党人,结交蔡锷李根源唐继尧罗佩金叶荃、赵康时、刘晓岚等。返回桂林后,1910年1月任广西新军督练公署参谋处筹略科科长。

1910年8月,何遂与耿毅、杨明远、刘建藩赵正平、梁史等创建广西同盟会支盟,他任参议,与杨明远、刘建藩分工负责联络新建陆军,并在桂林福棠街二号租用一所房子作联系点。他参与出版秘密会刊《南风报》(主编为赵正平),以贱夫为笔名撰文《边防调查纪实》等。1910年秋《南风报》被禁,易名《南报》继续出版八期,印数逾万,风靡全国。

广西陆军干部学堂第二期招生时,何遂兼任教官,其间秘密筹划起义事宜。1911年7月,何遂奉广西巡抚沈秉堃委派,与程潜结伴赴北京,参加清军永平秋操大典。8月14日,他到达武昌,参观了汉阳兵工厂,继赴北京面见刘汝贤、孙岳,后随王孝缜晋见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奉命随同吴鸿昌(时任第六镇第十二协协统)赴山西省进剿。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何遂与阎锡山共同策动第六镇起义,他任燕直联军副都督(都督是阎锡山)。率部到南京后,1912年1月被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委任为淮扬联军总司令(孙岳)部总参谋,兼任江北兵站分局长,率部驻军扬州市南北议和后,1912年夏,何遂任北京政府陆军第八师(师长陈之骥)第十六旅(旅长赵恒惕)第三十二团团长,并被北京政府陆军部补授陆军少将,获颁三等文虎勋章,率部驻防南京地区。

1912年秋,何遂任北京政府陆军第八师(师长王孝缜)司令部代理参谋长,仍兼任步兵团团长。后被迫辞职,拟赴日本留学之际,发生了“宋教仁案”,遂于1913年“二次革命”期间参加军事策反活动。1913年秋,他与王孝缜、黄恺元、刘建藩逃亡日本,未经考试获准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其夫人陈坤立亦入东京青山女子实践学校学习。同年12月,何遂接到陕西省都督陈树藩的邀请,乘船返国,北上经北京抵达西安市后,被陈树藩聘任为陕西都督府教导营营长,后任教导团团长。

1915年春,何遂应黎元洪之邀返回北京,任陆军大学战术教官,按上校阶级取酬。时任陆军大学校长的是胡龙骧,同期任教官的还有李济深、张文、林立等。其间入学陆军大学第四期正则班学习的学员有徐永昌、刘汝贤、周亚卫林蔚姚琮、林知渊、周敬孚等,他们经常聚会讨论时局,秘密结成反袁联盟。袁世凯病亡后,何遂返回夫人家乡宜昌市,居住了一段时间,常与内兄陈裕时研讨时局。后返回北京,仍入陆军大学任教。护法运动时,曾被广东护法军政府任命为“靖闽军”司令官,在福建省参与倒李厚基(时任福建督军)活动。

1916年12月,何遂受黎元洪委派,以陆军上校武官身份,与沈鸿烈、郑桓、徐祖善四人代表中华民国政府军方赴欧洲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7月回国后,他写成《欧洲观战记》出版。

1920年,何遂应孙岳之邀,任陆军第十五混成旅司令部参谋长,率部驻防大名县。1924年,何遂参加辛酉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参与创建国民联军,通电欢迎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后任国民联军第三军(军长孙岳)司令部参谋长,北京政府航空署署长,国民军航空司令部司令官等职。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何遂在杭州市寓居赋闲,蒋介石陈铭枢把他找到南昌市,奉派赴河南省策动国民联军系统的军人倒戈,响应北伐战争。

代理黄埔军校校务

1927年12月底,何遂应李济深邀请赴广州市;1928年1月任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总参议。2月,奉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委派,任中国国民党广州黄埔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特别党部筹备委员;5月,任广州黄埔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代理校务;9月,主持召集“孙总理纪念碑筹建会议”,全校师生踊跃捐资。他在任期间还主持修建了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北伐阵亡烈士纪念碑、中山纪念碑等,撰写了《中山先生纪念碑文》、《黄埔军校东征烈士墓碑文》等。

1928年10月11日,他以黄埔军校代校务身份,率军校各部长官在长洲岛文化旅游风景区八卦山为孙总理纪念碑破土奠基。此项工程于1930年5月竣工。纪念碑孙中山铜像为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捐赠,纪念碑东侧所刻“和平、奋斗、救中国”是何遂执笔书写,他还为纪念碑撰写碑文。

1929年1月,何遂再以黄埔军校代校务一职,受蒋介石委托主持在黄埔岛西侧万松岭濒江边,重修黄埔军校东征阵亡烈士墓,并在墓园前修建门楼,由吴稚晖书写“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他在纪念坊所立二巨碑题词。2月,他又主持兴建了“黄埔军校学生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碑身镌刻其篆书“为民牺牲”,碑座南侧亦为他撰写手书的碑文。此外,何遂还在黄埔岛西面主持兴建了“济深公园”,是为铭记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对军校之贡献。他撰写并手书了“济深公园记”。同年2月24日,何遂奉蒋介石之命,在广州市主持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学员毕业典礼。3月,蒋桂战争爆发,李济深因支持桂系集团,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制约,军校经费日见紧张。12月,何遂终因军校经费困难而辞职离任。

参与抗日救亡

何遂抵达南京后,携长子何世庸赴汤山看望李济深,走时将一大箱旧书留给李济深排遣。然后举家迁移返回北平市,寓居城内察院胡同29号,将兴趣与精力专注于甲骨文的收集与研究。其间,内兄陈裕时(时任北平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亦来他家居住。

1930年春,何遂曾奉蒋介石意旨,与徐祖善同赴山西太原晋祠会见冯玉祥,劝其保持中立、勿与阎锡山联合。1931年1月,何遂应杨虎城邀请赴西安市,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部总参议。后离职返回南京,经蒋介石提名,何遂于1931年10月12日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当时任立法院院长的是孙科,因何遂系老同盟会会员而受到尊崇与倚重。

1932年春,何遂与朱庆澜将军共组辽(宁)吉(林)黑(龙江)抗日义勇军民众后援会,任副会长兼主任干事,奔走于抗日救亡募捐宣传活动,自己也毁家难捐款四万元。他还曾多次赴热河前线慰问抗日义勇军,出资支持拍摄过一些抗日救亡纪录影片。

1933年1月,何遂任以撤退关内义勇军主力编成的陆军暂编第五十五军军长,副军长是黄埔区一期学生严武。何遂以中央军名义敦促汤玉麟整军抗日,率部驻防热河。他指挥部队在赤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地与日伪军交锋,部队受到重创后,撤退至察哈尔省沽源。同年,热河失守后,何遂于当年秋季辞去军职,并卖掉北平市的住房。1934年1月,他举家迁移南京,并兼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陈肇英)委员。1935年11月,他被推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家居南京市山西路普陀路4号寓所。

抗战爆发后,何遂被程潜聘任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高级参谋室主任,其间他在南京住所,先后接待过博古、叶剑英、李克农等中共领导人。1937年9月,何遂受程潜委托,陪同周恩来同乘一小车由河南省前线赴山西五台山八路军总部,途中两人交谊颇深;何遂在八路军总部会见了朱德、彭德怀等。此外,何遂因与阎锡山结交于辛亥革命时,还曾劝导阎锡山与八路军精诚合作共同抗日。何遂亦曾利用关系以物资支持八路军。

1938年2月,何遂随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赴河南郑州驻节。其间他多次赴河南、山西省视察战区与前线部队。5月,他携夫人举家至武汉。11月下旬,他参加了在湖南衡山召开的南岳军事会议。武汉沦陷前,他又举家迁移重庆市,先后寓居两路口云庄和督邮街寓所。

1939年9月,何遂赴桂林市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谋划,11月,又赴桂南前线参与桂南会战谋划。1940年春,他赴柳州市前线。4月,任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主任李济深,副主任林蔚)总顾问。1941年9月,他参与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谋划。11月中旬,参加蒋介石主持的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

1942年3月,何遂在重庆参加国民政府立法院全体会议,通过《国家总动员法》;12月,参加立法院例行会议,通过“公务员不得直接或间接经商法”。1943年秋,何遂赴广西柳州,适逢吴石(时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五十华诞,何遂赠诗作《百字令》。

何遂自1943年起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45年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准列席代表。4月27日至5月10日,响应杨家骆(时任中国辞典馆馆长)发起,参与顾颉刚马衡庄严、朱锦江等组成的大足石刻考察团,赴大足区进行考察活动。

建立军事策反联络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下旬,何遂参加立法院会议,通过《处理汉奸条例》。1946年1月9日,他与吴石、陈孝威同游缙云山,6月举家迁回南京。1947年4月,何遂与三子何康陪同吴石(时任国防部史政局局长),在上海锦江饭店与时任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刘晓、副书记刘长胜及军事策反负责人张执一等会面交谈并建立了联系。同年底,他卖掉了南京市普陀路四号房产,举家迁移上海市,购置了上海市愚园路俭德坊二号独门院宅寓居。

1948年1月,何遂抱病返回福建省参加行宪首届立法委员选举,行前拜访陈立夫获得支持,并致函福建省主席刘建绪(他的辛亥革命战友刘建藩胞弟)和福建省议会议长丁超五,赢得福清市何氏宗亲鼎力支持,高票当选为行宪国民大会代表。5月,当选为行宪第一届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

1949年6月,何遂奉派赴台湾,与女儿何嘉赴高雄市探望已赴台湾生活一年多的夫人陈坤立及次子何世平。9月1日,其夫人携同次子何世平一家及女儿何嘉,乘船由基隆市返回广州市。9月5日,吴石为何遂代买台北市直飞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机票,并亲送他登机离台。何遂抵达香港后居住于九龙塘沙福坦道李朗如的旧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底,何遂与夫人及女儿乘英国轮船青岛市,再转陆路经济南市回到上海市。1950年1月,何遂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任华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及司法部部长,以无党派身份参加政府工作。1951年12月底,何遂旧病复发,住进上海华东医院治疗,住院期间,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负责人陈同生前往探望,何遂当面对吴石将军的暴露和牺牲问题提出尖锐批评。

1953年1月,何遂改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仍兼任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及司法部部长,4月免华东司法部部长职。1954年8月华东行政委员会结束,他所任各职也自然免去。9月,何遂以福建省代表身份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会上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

1955年春,何遂举家迁居北京市西四帅府胡同。1957年7月11日,何遂在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做了《对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几点建议》发言。9月,看到报载好友谢雪红(时任台盟中央主席)为“大右派”,竟持报茫然呆坐半晌。1959年4月,何遂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续任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1961年10月,何遂作为辛亥革命元老,被邀请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座谈会及纪念大会。1964年12月,他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续任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文革”期间,何遂没有受到冲击。

人物逝世

1968年1月11日,何遂因病在北京大学医院逝世。其夫人陈坤立于1980年因病逝世。2007年4月20日,由其子女将他和夫人合葬于北京福田公墓

个人生活

家庭情况

个人爱好

何遂一生不近烟酒,唯独酷爱收藏书画文物,财产主要是大量古文物书画,并于生前分别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天津市图书馆。仅1950年,何遂捐献给上海历史博物馆的古文物就有6895件,中国国家文化部曾向他颁发褒奖状。

健康状况

1947年8月,何遂患心冠动脉血栓病,住南京中央医院治疗后痊愈。1951年12月底,何遂旧病复发,住进上海华东医院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渡过了危险期。

人物轶事

满门忠烈

1937年,中共中央代表团到达南京,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何遂,结识了周恩来、叶剑英、博古和李克农等中共领导人。何遂曾在家里宴请中共代表团,在叶剑英表示中共代表团驻地要加强警卫,缺少枪支时,何遂随即叫两个儿子把家中的4支长枪和两支手枪送到十八集团军办事处。抗战期间,何遂也与共产党人保持密切联系。同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坚持抗日的何遂便亲自将自己的子女托付给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中共领导,让他们赴延安市参加革命。

1939年,深受革命影响的何遂三子何康要求去延安学习,尽管该愿望后未能实现,但何康也于同年在重庆南开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时年仅16岁。同年底,何康与两位兄长何世庸、何世平组成“特别党小组”,兄弟三人先后受叶剑英和董必武单线领导,被视为“战略棋子”。1940年夏,因淮、沪盐被日军控制,陕中、豫西地区食盐供应紧张,何遂的亲家,盐务总局局长缪秋杰想从陕甘宁边区运花马池盐接济。经何遂介绍,缪秋杰在重庆海关宴请中共领导人董必武、叶剑英和博古。席间谈妥,由何遂的长子以盐务总局代表身份赴边区洽办,以花马池盐换取边区所需的棉布等大宗商品

何康的妹妹何嘉也是共产党员,党组织还多次安排她利用父女的特殊关系,协助何遂工作,为党获取情报、为国共合作奔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争取并策反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1949年,何嘉作为一名地下党员,和父亲何遂共同工作。同年,父女俩人先后三次会见白崇禧,拜会李宗仁,劝他们和谈息兵,避免生灵涂炭。

策反吴石

吴石,1894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吴厝村。1911年,吴石参加辛亥革命,在武昌预备军官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后受业4年,与白崇禧为同期同学,吴石被称为“保定军校状元”。1929年,吴石东渡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日本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校,毕业成绩也都名列两校第一,被称为能文能武、能英日语、能骑射驾泳的“十二能人”。1934年,吴石毕业回国后任参谋本部厅长,专门负责对日情报工作;武汉会战前后,蒋介石特地每周召见吴石一次,详细咨询,对其深深嘉许。

1947年4月,何遂、吴石和中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书记刘晓、副书记刘长胜等在上海锦江饭店秘密会面。此后,吴石以愚园路俭德坊2号何家为中转站,经常让副官聂曦往返为共产党送来许多重要情报。1948年,吴石参加民联,与中共华东局直接建立联系,提供重要军事情报,并于年底调任福州市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3月,渡江战役前夕,吴石曾亲自风尘仆仆将一组包括沪宁、沪杭沿线番号细致到团的军事部署图送到俭德坊2号何家,让何康转交地下党。解放前夕,吴石飞往台湾,与中国共产党渐渐失去联系。1949年8月,何遂与复旦大学读书的女儿何嘉一起前往台北市,与早在那里的儿子何世平会合,准备潜伏台湾,但在取得与吴石的联系后,被吴石劝回大陆,吴石表示愿意替其继续为共产党工作,随后向大陆传递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等大量机密情报,被党的高层人士称为“密使一号”。1950年6月,吴石因台湾省工委书记蔡乾叛变而为中国国民党杀害。

后世纪念

何遂故里碑

辛亥革命元老何遂将军故里碑,位于何遂将军祖籍地——福清市港头镇占阳。该碑于2017年10月落成,碑文由福州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定剑题写,碑高3米,底座高1.3米,青石质,介绍了何遂传奇的一生。

何遂铜像

何遂铜像立于琅岐岛三山人文纪念园英雄广场,于2019年10月落成,与何遂将军铜像同时落成的还有吴石将军铜像。铜像高约2.5米,由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孙伟创作完成。何遂穿旗袍持竹竿迎台湾海峡之风而立,与身着西装的吴石铜像遥相对望。吴石、何遂两尊铜像之间由用不锈钢雕刻的台湾海峡波涛连在一起,象征两人的使命尚未完成,以告慰两位革命志士之时应是两岸统一之日。

后人参访

2017年4月5日,辛亥革命元老何遂的孙子、原农业部部长何康的儿子何迪携夫人王苗及子孙一行回到港头镇占阳村老家省亲祭祖,并参观占阳村敬老会、村委大楼、古民居八扇厝和中、小学等,与家乡父老乡亲话宗谊、叙乡情。随后,何迪一行又赴马尾镇船政遗址,寻访其祖父何遂早年的经历之处。

2018年3月1日至4日,何遂之孙,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前任会长何世庸之子何代宁一行返回祖籍地福建参访,到访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福州柔远驿、福州台江上下杭老街区和烟台山旧领事馆区等地。

参考资料 >

吴石烈士与何遂、缪秋杰的深厚情谊——《沉默的荣耀》背后的故事.新华报业网.2025-10-27

何遂与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同学会.2024-07-26

撩开尘封的红色记忆 .浙江日报.2025-10-27

辛亥革命元老后人旅外侨商何代宁访闽冀助建家乡.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2025-10-27

党史上的“老何家”,与吴石不为人知的三代缘.中国新闻周刊.2025-10-27

上海俭德坊和台湾“密使一号”.上观.2025-10-27

俭德坊2号与何遂将军 ——愚园路拾遗之四 徐锦江.新民晚报数字报.2025-10-27

中国现代史里有个“老何家”.青瞳视角.2025-10-27

何遂家族的革命秘史.国际在线-新浪网.2025-10-27

辛亥革命元老何遂故里碑在福清落成.福州新闻网.2024-09-24

《潜伏》原型吴石与战友何遂的铜像“相逢”福州.中国新闻网.2025-10-27

探寻吴石将军的福州印记.福州市人民政府.2025-10-27

辛亥革命元老何遂后人回福清港头镇占阳村省亲祭祖.中国侨网.2025-10-27

辛亥元老何遂后人何代宁一行返闽寻根.福建省俏脸网.2025-10-27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