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贵妃(?—1425年),明仁宗贵妃、开国功臣武定侯郭英的孙女,其父为郭铭。
郭贵妃早年嫁给朱高炽为太子庶妃,其温婉娴静,德才兼备,知书达理,深得仁宗喜爱,日夜侍奉在身边。1409年(永乐七年),其生第八子朱瞻垲,1411年(永乐九年),生第九子朱瞻垍,1416年(永乐十四年),生第十子朱瞻埏。郭氏为太子庶妃时,曾给祖母写信,督促诸弟、侄子努力读书,光耀门楣。郭氏的幼子患病,明仁宗曾为爱子祈福。1424年10月29日(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己酉),明仁宗即位后册郭氏为贵妃。同年十一月,明仁宗封郭贵妃生母顺圣太后为武定侯太夫人,封郭贵妃祖母为营国夫人。1425年(洪熙元年),朱高炽驾崩,郭贵妃出现在殉葬行列,谥“恭肃”。
人物生平
郭贵妃虽出身名门,其祖为开国功臣武定侯郭英,其父郭铭为辽王府典宝,后没于国事,追封为武定侯。其母为中山王叔都督同知徐成之女,与明成祖皇后出自同门。后嫁给朱高炽为太子庶妃。郭氏为太子庶妃时,给祖母写信,督促诸弟、侄子努力读书,光耀门楣。永乐八年九月二十日,李峼为太子时,郭氏给祖母写家书,并奉献祖母朝鲜布十匹,还提及太子赐祖母宅第作为奉养祭祀之所。1409年(永乐七年),生第八子朱瞻垲,1411年7月7日(永乐九年六月十七日),生第九子朱瞻垍,1417年1月9日(永乐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第十子朱瞻埏。1424年10月29日(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己酉),朱高炽即位后册郭氏为贵妃,并派遣中使迎接其祖母纯献皇贵妃。郭氏幼子生病,仁宗亲自前往斋所为儿子祈祐,儿子康复后,再派内使马如龙前往斋所为儿子建坛还愿。同年十一月,明仁宗封郭贵妃生母顺圣太后为武定侯太夫人,封郭贵妃祖母为营国夫人。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驾崩,郭贵妃出现在殉葬行列,谥“恭肃”。
家族成员
史料记载
《明史》列传第七
仁宗十子,昭皇后生宣宗、越王瞻墉、襄王瞻墡。李贤妃生郑王瞻埈、蕲王瞻垠、淮王瞻墺。张顺妃生荆王瞻纲。郭贵妃生滕王瞻垲、梁王瞻垍、卫王瞻埏。
《明史》列传第十八
郭英传:女九人,二为辽郢王妃。女孙为仁宗贵妃,铭出也,以故铭子玹得嗣侯。
《明宣宗实录》卷三
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所谥殉葬妃子的情况是:贵妃郭氏谥恭肃,淑妃王氏谥贞惠,丽姐王氏谥惠安县,顺妃谭氏谥恭僖,充妃黄氏谥恭靖。
《万历野获编·补遗·宫闱·仁庙殉葬诸妃》
《万历野获编·补遗·宫闱·仁庙殉葬诸妃》:“《会典》云:献陵七妃,三葬金山,余俱从葬。按仁宗上仙,宣宗谥皇庶母、贵妃郭氏、淑妃王氏、丽妃王氏、顺妃谭氏、元妃黄氏五人,又益以先赠张氏顺妃、李氏丽妃,俱系潜邸,追共七人是矣。然前是登极所封贵妃郭氏、贤妃李姓、惠妃赵姓、淑妃王氏、昭容王氏,仅郭贵妃、王淑妃在所殉中,何也?况贵妃所出,有滕怀王、梁庄王、卫恭王三朱邸,在例不当殉,岂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耶?又上未崩前之两月,曾封张姓为敬妃,为荣国忠显王之孙,今太师英国公辅之女,册文中赞美甚备,亦不从殉,盖以乃祖父勋旧特恩也。是时六宫止以贵妃为极贵,下中宫一等。”
《野记·二》
仁宗郭妃以中宫诞辰,邀过其宫上寿,上亦往,妃进于后,后不即饮,上曰:“尔又为疑乎?”取饮之,妃失色,无及矣。俄而,上崩,妃自经死,时适雷。
《明朝小史·卷五·洪熙纪》
疑饮。帝在位,郭妃以中宫诞辰,邀过其官上寿,帝亦往。妃进卮于后,后不即饮,帝曰:尔又为疑乎?遽取饮之,妃失色,然无及矣。俄而帝崩,妃自经死,时适雷。
殉葬之谜
关于郭贵妃的殉葬之谜,主要有自愿殉葬说、毒酒说以及结怨说。
自愿殉葬说
明人沈德符在其所著《万历野获编》中对郭贵妃自愿赴死提出了怀疑。首先,郭贵妃不具备殉葬的资格。纵观明初殉葬之妃嫔,多为地位低下且未育有子嗣之人。但郭贵妃身居贵妃之位,又育有三子,按照宫人殉葬制郭贵妃不应在殉葬之例。再者,明朝崇尚程朱理学,大力推行女子殉夫或守节。明初贞洁烈女在史料中便大量出现。《明太祖实录》中就大量记载殉夫守节之人。如“戊辰,中书平章政事李思齐卒……其妾显肃皇后亦自经死,追赠淑人,谥曰‘贞烈’,合葬于上元县之向村。”若郭贵妃为自愿殉夫,以其贵妃之尊,史官应大加赞赏。事实上史书中对郭贵妃殉葬只有只言片语。
毒酒说
吕毖《明朝小史》和祝允明《野记》等书曾记载这样一件事。懿安皇后千秋宴,郭贵妃借机献毒酒于张皇后。但张皇后为人小心谨慎,面对郭贵妃所献之酒并没有即刻饮下。此时,朱高炽为了帮郭贵妃解围,拿过郭贵妃手中的毒酒一饮而尽。不久,明仁宗即暴毙身亡,郭贵妃畏罪自杀。《明宣宗实录》中曾提到:“庚午,皇太后圣节,上率亲王上寿礼。毕,宗室诸王各遣人奉表贺,文武群臣命妇行庆贺礼。”可见,张皇后的诞辰为四月七日,明仁宗去世日期为洪熙元年(1425)五月辛巳。四月七日与五月辛巳间隔一月有余。若郭贵妃欲毒杀懿安皇后,那么所下之毒必定一饮即死,不可能给张皇后以喘息之机。因此毒酒说应为后世杜撰出来吸人眼球的野史。毒酒说反映出了郭贵妃被迫殉葬的重要原因——与张皇后不和。
张后结怨说
朱高炽去世后,明廷局势风云莫测。此时,张皇后希望权力顺利交接。《明史》载:“洪熙元年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洪熙元年(1425)四月,南京多次发生地震,明仁宗恐有伤于国本,命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居守。然,天有不测风云,五月明仁宗御驾登天。此时,太子朱瞻基尚在南京,身在山东省的朱高煦蠢蠢欲动,更为重要的是汉王朱高煦的庶妃便是郭贵妃的亲妹妹。作为一位女政治家,懿安皇后此时不得不未雨绸缪,先发制人,逼郭贵妃殉葬,既除了张皇后心中郁结已久的怨气,又借此敲击汉王和以郭家为代表的勋戚之家。因此,郭贵妃殉葬之谜,最有可能是因与张皇后结怨已久,又凭借朱高炽的宠爱干预“武定侯袭爵”之事,助长后宫以宠谋利之风。因此,在明仁宗去世后,张皇后为杜绝嫔妃以宠谋利,“杀鸡儆猴”逼郭贵妃殉葬,并借此敲打勋戚之家。
影视形象
轶事典故
张皇后千秋宴,郭贵妃借机献毒酒于张皇后。但张皇后为人小心谨慎,面对郭贵妃所献之酒并没有即刻饮下。此时,明仁宗为了帮郭贵妃解围,拿过郭贵妃手中的毒酒一饮而尽。不久,明仁宗即暴毙身亡,郭贵妃畏罪自杀。当时正逢雷雨日。
参考资料 >
尚食(2022).豆瓣电影.202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