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镇
来源:互联网

火炉镇,是重庆市武隆城区下辖镇,地处武隆区东北部,东与沧沟乡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高谷镇相连,南与江口镇、巷口镇相接,西与仙女山镇相邻,北与土地乡、桐梓镇相通,距武隆区人民政府驻地30千米,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居),全镇户籍人口3.1万人,政府驻地为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恒升路251号。

火炉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0.8℃,1月平均气温6.5℃,极端最低气温1.5℃。火炉镇境内的河道属乌江支流。境内主要有老盘河、梦冲塘水系,总长21千米,流域面积3平方千米,流入乌江。清嘉靖年间,场镇一居民在建房整理地基时,挖掘出古代铜制火盆,因而得名。火炉古为渝至湘、鄂、赣、黔必经之道,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武隆区置县后,修建驿道大唐路,设有“一楼九铺”,火炉铺是其中最大最繁荣的一铺。民国年间,火炉镇为涪陵县第五区区公所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武隆县第二区区公所所在地。1992年,火炉、龙坝、万峰3个乡合并为火炉镇。1998年,复置火炉镇、龙坝乡和万峰乡。2003年,龙坝乡和万峰乡再次并入火炉镇。

2021年,火炉镇地区生产总值7.45亿元,农业增加值居全区首位,年均增长11.7%。其主要景点有万峰林海、三潮圣水、梦冲塘等。

名称由来

清嘉靖年间,场镇一居民在建房整理地基时,挖掘出古代铜制火盆,因而得名。

历史沿革

火炉古为渝至湘、鄂、赣、黔必经之道,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武隆区置县后,修建驿道大唐路,设有“一楼九铺”,火炉铺是其中最大最繁荣的一铺。

1912年后,境域为涪陵县第五区区公所所在地。1949年后,成立火炉镇,是武隆县第二区区公所所在地。1953年5月,火炉镇划出回龙、双龙、后槽等村置龙坝乡,划出周家、鲁家、杜家等村置周家乡,划出黄泥鱼塘、蚂蝗等村置筏子乡。1955年7月,子乡、周家乡并人火炉乡。1959年4月,改火炉镇区公所为火炉乡党委。

1992年9月,火炉、龙坝、万峰3乡合并为火炉镇。1998年11月,龙坝乡和万峰乡分出。2003年11月,龙坝乡(除五一村划人沧沟乡外)和万峰乡再次并人火炉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火炉镇地处武隆区东北部,东与沧沟乡、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高谷镇相连,南与江口镇巷口镇相接,西与仙女山镇相邻,北与土地乡桐梓镇相通,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

气候

火炉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0.8℃,1月平均气温6.5℃端最低气温1.5℃(2008年1月28日);同年7月平均气温36.7℃,极端最高气温41.7℃(2004年8月18日);平均气温年较差30.2℃,长期年平均275天,无霜期年平均27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87小时,年总辐射126千卡/平方厘米;0℃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最大降水量1390毫米(1998年),最少降水量866毫米(2006年),降雨集中在5—7月,7月最多。

地形地貌

火炉镇地处周家山、东山箐结合部褶皱带,境内以山地为主,崇山峻岭,岗峦陡险,沟谷纵横,伏流交错,溶洞四伏,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点是徐家村周家山牛角尖主峰,海拔1680.4米;最低点位于车坝村龙溪码头乌江水面,海拔200.6米。

水文

火炉镇境内河道属乌江支流;境内主要河流有老盘河、梦冲塘水,总长21千米,流域面积3平方千米,流入乌江。

自然资源

火炉镇境内已探明矿藏资源有石灰石,储藏量15亿立方米;森林面积13万余亩,以杉木、马尾松为主,木材蓄积量200万立方米,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森林覆盖率48.3%;有国家二类保护两栖纲大鲵(娃娃鱼)。

自然灾害

火炉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雪灾、地质滑坡等。干旱、风灾、雹灾年年都有程度不同发生。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2007年3月16日晨,50年一遇,降雹时间长约10分钟,12个村32个村民小组受灾,受灾面积达1.8万亩,受灾农户达3183户,造成经济损失480万元;境内有地质灾害点28个,最大滑坡点为徐家村土地凹滑坡,测定方量为1458立方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火炉1个居民委员会,向前、筏子、云峰、后槽、车坝、梦冲塘、新田、鲁家、徐家、官桥、万峰、保峰、岩峰、木水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个居民小组、11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火炉镇下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分别为火炉社区、向前村、筏子村、后槽村、车坝村、梦冲塘村、新田村、鲁家岩村、徐家村、关桥村、万峰村、岩峰村、保峰村、木水村、云峰村。

截至2025年10月,火炉镇下辖15个村(居),政府驻地为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恒升路251号。

参考资料

政治

参考资料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1032人,城镇化率32.5%。另有流动人口10559人。总人口中,男性17014人,占54.7%;女性14018人,占45.3%;14岁以下人口5995人,占19.3%;15~64岁人口21413人,占69%;65岁以上人口3624人,占11.7%。

截至2025年10月,火炉镇户籍人口9656户3.1万人,常住人口7575户2.06万人。

经济

2011年,火炉镇财政总收入1321万元,比2010年增长9.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32万元,比2010年增长10.6%。2011年,火炉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032.3元,比2010年增长25.2%。

2021年,火炉镇地区生产总值7.45亿元,农业增加值居全区首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13元,是2016末的1.74倍,年均增长11.7%;城乡居民银行存款余额近11亿元。

第一产业

2011年,火炉镇农业总产值3.8亿元,比2010年增长81.9%,农业增加值17109万元。火炉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薯类为主。2011年,火炉镇生产粮食1.8万吨,人均580.1千克,其中玉米1.1万吨,水稻0.3万吨。火炉镇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中药材等。2011年,火炉镇烤烟种植面积4350亩,产量579吨,产值931.9万元;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2.3万吨,其中白菜0.8万吨,萝卜1.2万吨。火炉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火炉镇生猪饲养量3.9万头,年末存栏1.2万头;羊饲养量1.9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家禽饲养量40.1万羽,上市家禽27.3万羽;畜牧业总产值2.5亿元。2011年,火炉镇水果种植面积0.246万亩,产量0.5吨,主要品种有桃、李子、梨、柑橘、核桃。火炉镇渔业以养殖鲟鱼、大鲵养殖为主。2011年,火炉镇渔业总产值1352万元。

第二产业

2011年,火炉镇有小型企业6家,工人145人;工业总产值为2500万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407.6万元,工业增加值1132.7万元,比2010年增长51.4%。

第三产业

2011年末,火炉镇有商业网点87个。2011年,火炉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1.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亿元,比2010年增长23.5%。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246万元,比2010年增长18.6%;年末有3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2.9亿元,比2010年增长28.9%;人均储蓄435元,比2010年增长7.6%;各项贷款余额1.2亿元,比2010年增长12.9%。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火炉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45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6所,在校生2143人,专任教师1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2653人,其中初中生1528人,职高生1125人,专任教师15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火炉镇主要学校有火炉职业中学、火炉中心小学、龙坝小学、万峰小学、徐家完校、天子坟完校、关桥完校、丁家沟完校。2011年,火炉镇教育经费达84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70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6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9%;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4%,比2010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

文化

2011年末,火炉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5个,有各类图书室15个,藏书1.2万册。2011年末,火炉镇有体育场3个,其中2个塑胶球场;4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1%。2011年末,火炉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广播电视线路总长561杆千米。2011年,火炉镇有广播喇叭72只;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641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3%。

科技

2011年末,火炉镇有各类科技人才69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78人,经营管理人才12人,技能人才305人,农村实用人才102人。

卫生

2011年末,火炉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4个;床位65张,每万人拥有病床21.9张,固定资产总值55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5人,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13人。2011年,火炉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7万人次。火炉镇重点医院有镇中心卫生院、渝康医院。2011年,火炉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万余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7户人数234人,支出25.5万元,比上年增长52%,月人均123元,比上年增长17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72户人数1752人,月支出15.7万元,比上年增长21%,月人均93元,比上年增长63%;医疗救助15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23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7.6万元,比上年增长57%。敬老院1家,床位54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52人。社区服务中心站1个,参加社会保险3218人,其中参加医疗保险1255人,累计参保金额280.4万元,比上年增长8.3%。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8万人,参保率92%。成功创建车坝、保峰、岩峰、鲁家、徐家5个充分就业村;农村劳务开发返乡就业239人就近非农民就业339人、返乡创业总户数197户、返乡创业吸纳劳动力就业870人。

交通

2011年,客运总量17.5万人次,货运总量36.6万吨。县道公路2条,60千米,通往巷口镇、仙女山镇、桐梓镇;乡道公路63千米、村社道公路487千米100%的村、村民小组通公路,公路人户率65%,10个行政村通客车。火炉公路客运站于2010年建成,以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日发客车30班次,日客运量480人次。

风景名胜

火炉镇境内有万峰林海、呐溪原乡、龙溪古渡、三潮圣水、梦冲塘、张之洞“万天宫”和“万寿宫”碑刻,天子坟、官桥、报恩桥等景点,万峰林海获评重庆市“最美森林氧吧”,万峰村获评全国生态文明村,保峰村荣获市级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呐溪原乡入选为“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参考资料 >

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人民政府.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2025-10-18

重庆市武隆区瑜龙建材有限公司龙坝页岩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2025-10-22

关于加快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产业振兴的调查报告.中国大学生在线.2025-10-18

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人民政府.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2025-10-18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