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压价黑幕曝光:雇人砍价60万,房东泪崩真相

mysmile 新闻资讯 11
房产中介压价黑幕曝光:雇人砍价60万,房东泪崩真相

回归财经焦点,避免偏离主题。房地产领域话题不断,新焦虑层出不穷。9月22日,一则“中介雇人看房砍价60万,搞崩房东心态”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记者暗访揭露,中介指导卧底人员对挂牌339万的房产报出280万低价,砍价幅度近60万,导致房东愤怒离场。另一案例中,记者坚守470万出价,房东从538万挂牌价一路狂降,最终含泪报价510万。

中介透露,老板通过这种变相压价策略,月入超50万元。“每月能收50套房源,轻松赚取50万利润。”这种操作暴露了二手房市场的深层问题。

事件引发思考:房价下跌是否由中介推动?答案并非简单。解读“收房子”的含义,它可能指独家代理协议或房源增加,而非全款收购。全款收购需庞大资金,在价格波动期风险极高,且多次过户产生额外税费。“收房”不等于“售出”,中介费也非纯利润。当然,大型中介公司或老板月入50万在特定区域和规模下是可能的。

分析中介雇人行为,其目的有三。第一,完成公司规定的带看量指标,这不仅是欺骗房东,更是对公司制度的违规。第二,通过“双簧”策略施压房东,摸清心理底价。中介坦言:“让演员预演谈判,能测试买卖双方差距,避免真实买家谈崩流失。”第三,制造低价假象,改变房东预期,促进快速成交。

房产交易本应公平、公正、公开,中介此举严重破坏市场诚信,增加信任成本。道德上绝对错误,但现实中难以根除。因雇佣者身份难辨——低收入或失业者常见,但无法直接证明其为压价工具。深入调查如查聊天记录,涉及通讯隐私,非刑事案件不可行,此类小问题更无执法依据。

谴责中介行为之余,需关注其背后的市场机制变化。以往中介常帮房东抬价,说服买家接受高价。为何转向压价?核心在于中介收入模式。中介佣金按房价比例提成,一套200万的房,佣金约2万-4万元。表面看服务简单,实则关键在信息操控:中介通过掌握房源和价格数据,影响成交价。若能抬高房价10万,佣金远超提成,房东乐意支付;反之,压价促成成交,买家也愿付佣金。

这解释了比例提成的合理性。但对中介而言,成交优先于价格高低。房价上涨期,中介虚构抢手假象,刺激买家;进入买方市场,则转向压价房东,确保交易。这引发透明度危机。以2025年上海二手房成交21.6万套为例,多数经中介完成,但链家隐藏成交价的做法加剧市场担忧。

隐藏价格本为防恐慌,却给中介操纵信息空间,可能导致误导性抛售。平衡之道何在?市场需更透明机制,减少中介干预,保护买卖权益。

标签: 出钱砍价 压价雇人砍价违法吗 故意压价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